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资讯

浙江钱江源森林生物多样性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第二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成功举办

  来源:东北虎豹生物多样性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2024-11-09

我站葛剑平教授获聘浙江钱江源森林生物多样性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第二届学术委员会委员。

2024年11月5日,浙江钱江源森林生物多样性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钱江源站”)第二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顺利召开。傅伯杰院士、魏辅文院士、钱江源站首席科学家马克平研究员等10余位在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研究领域的杰出科学家,中国科学院科技基础能力局科技条件处处长曾钢研究员、苏驰主管,钱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汪长林副局长、余顺海主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冯晓娟副所长、科技处和平台处负责人赵长征,以及钱江源站科研支撑人员共20余人参会。

会议第一阶段由台站执行站长刘晓娟研究员主持。依托单位冯晓娟副所长和中国科学院科技基础能力局科技条件处曾钢处长分别致辞。刘晓娟宣读钱江源站第二届学术委员会委员名单,并对委员基本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聘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中心傅伯杰院士为钱江源站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江西农业大学魏辅文院士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于贵瑞院士为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山大学储诚进教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冯晓娟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葛剑平教授、北京大学郭庆华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阿尔伯塔大学何芳良教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马克平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牛书丽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中心/国家公园研究院欧阳志云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汪小全研究员、钱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汪长林副局长、北京大学王少鹏研究员、浙江大学于明坚教授为学术委员会委员(按姓氏拼音排序)。冯晓娟副所长为学术委员会委员颁发了聘书。

微信截图_20241109115828.png

微信图片_20241109115716.jpg

会议第二阶段由学术委员会主任傅伯杰院士主持。钱江源站站长陈磊研究员从长期野外观测、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合作、人才培养、科学普及和能力建设方面系统地汇报了台站工作进展以及发展面临的问题。陈磊、刘晓娟和申小莉研究员分别围绕森林大样地、亚热带森林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控制实验平台以及钱江源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监测三个方面介绍了台站观测研究体系及重要科研进展。各位委员高度肯定了钱江源站各项工作进展及取得的成绩,同时希望钱江源站充分发挥生物多样性监测领域的引领作用,并着眼于建设大平台、大数据、大科学和大工程,将台站打造成为展示高科技应用的基地,实现真正的科学和技术驱动模式。

微信截图_20241109115813.png

最后,陈磊站长和刘晓娟执行站长回应了各位专家的建议。傅伯杰院士总结指出,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是重要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之一,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钱江源站进入国家站的时间比较短,但在监测、研究、国际合作和支撑国家公园建设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他对台站未来工作提出三点希望:一是,进一步完善监测研究体系,将生物多样性监测与生态系统监测有机结合起来;二是,结合长期观测数据,加强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影响的研究,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策略;三是,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综合经营管理研究,推进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

微信截图_20241109115755.png


 

东北虎豹多样性
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 北京师范大学东北虎豹生物多样性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邮编100875